1818974-0c89bf40897c499a.jpg

 

張愛玲的作品向來以難翻拍出名,因為有畫面感但又很難拍出來,張愛玲會用大量的筆墨去描繪場景、人物的心理,但當這些部分要變成畫面時並不容易,而且有一部份的電影觀眾本身就是張愛玲的書迷。

不管導演拍得再好,終究是導演的觀點,張迷觀眾多少會失望,因為那與他們當初的想像與自我投射不同,所以往往會有兩面的評價。

即便李安拍的《色戒》,不論在票房、話題討論、捕捉原作的氛圍、與導演自身觀點都表現相當成功,但王家衛則覺得李安成功在於已經撇開張愛玲,有了自己的觀點與新意,卻沒有張愛玲小說原來的感覺。

 

許鞍華導演有兩部作品都是改編張愛玲的小說,算是目前改編最多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導演,一部是《傾城之戀》,另一部是《半生緣》。

《半生緣》票房比《傾城之戀》好,大概是因為《半生緣》的劇情比起《傾城之戀》更加平易近人、更通俗一點。

《傾城之戀》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戀愛諜對諜,白流蘇與范柳原的愛情讓一座城市傾頹以成全他們的愛情;《半生緣》則是被命運捉弄的戀人們,不論是男主角王世鈞、女主角顧曼楨,又或者是許叔惠與石翠芝。

電影將主要主要劇情線聚焦在世鈞與曼楨身上,以及兩人感情的變化,將其餘部分(例如世鈞複雜的家庭狀況)淡化。

電影的背景是三零年代,大部分場景都帶有點淡灰色調,使一切都有舊日的乾淨清朗氛圍,不論是曼楨還是世鈞工作的上海工廠,還是叔惠與翠芝同遊南京湖畔的風光。

這個灰色的陳舊感,也是呼應劇情的回顧往昔,因為世鈞是在搭車前往餐館時,突然回憶起與曼楨相識的種種。

暗黃的燈光不可或缺,是製造舊時代氣氛的關鍵,同時代表溫暖(世鈞與曼楨獨處時多半有這種暗黃色的燈光,即便是在久別重逢的餐館),

也有殘忍(祝鴻才得到妻子曼璐的默許,一路拾級而上到曼楨房間,畫面中暗黃的燈光烘托出詭詐不安的氣氛;曼璐則獨自站在豪宅的客廳,也在那暗黃燈光下)。

在電影中常常可以看見窗格。窗格是限制、是封閉、是界限。

當祝鴻才強姦曼楨時,慌亂中窗戶被砸破,曼楨手伸出窗格又被拉回,代表她被困在姐姐與姊夫設計的計謀中,無法逃脫;

翠芝與叔惠最後談話時,依舊沒有跨出界線,兩人背對鏡頭乾杯,畫面中一扇窗格也將他們隔開。

命運促成曼楨與世鈞成為情人,世鈞為了找曼楨遺落的手套,摸黑去公園尋回,使兩人有了深刻的交集,在此之前,兩人即便在同個地方上班卻不曾看過對方;

命運也拆散了兩人,讓他們與不同的人結合,即使多年後再見,依舊有那暗黃燈光,而兩人心中依然有彼此,卻也只能是曼楨所說的「世鈞,我們回不去了」。

而叔惠與翠芝也是被命運捉弄,兩人即便相逢了,也默默喜歡彼此,卻因為階級差距與道德界線,沒有機會在一起。叔惠自此之後都在找與翠芝相似的女人。

即便兩人在最後獨處、喝著酒,仍然沒有跨過那條道德界線,在一開始是這樣,最後依舊是這樣。

電影淡化了兩人的故事,並將劇情導回曼楨與世鈞身上,但小說則是將兩人安排在最末的劇情發展,是張愛玲一貫的蒼涼與深刻。

 

翠芝忽然微笑道:「我想你不久就會再結婚的。」叔惠笑道:「哦?」翠芝笑道:「你將來的太太一定年輕、漂亮──」叔惠聽她語氣未盡,便替她續下去道:「有錢。」兩人都笑了。叔惠笑道:「你覺得這是個惡性循環,是不是?」因又解釋道:「我是說,我給你害的,彷佛這輩子只好吃這碗飯了,除非真是老得沒人要。」在一片笑聲中,翠芝卻感到一絲淒涼的勝利與滿足。

 

 

《半生緣》算是忠實於原著,又保留了小說裡原有氛圍的電影,能做到後者就已經十分不易、可以說是「功德圓滿」了。

至於忠實於原著這點,下一篇談論改編張愛玲小說的電影,會在這一點上有更多討論。

arrow
arrow

    wearurglass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